在武汉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的重症攻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4-03 16:50:45  阅读:4577+ 作者:责任编辑NO。蔡彩根0465

进驻武汉重症定点医院的8位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包含:

邱海波(东南大学隶属中大医院副院长)

童朝晖(北京向阳医院副院长)

杜斌(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中山大学隶属榜首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赵蓓蕾(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康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姜利(北京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郑瑞强(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新冠肺炎的暴虐,让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一度堕入极为困顿的地步。这种新发突发流行症似乎黑暗里忽然跳出来的对手,医学界仓促应战时简直对其一窍不通。在国家统一调度下,呼吸、重症等相关专业范畴的医学专家急赴武汉,4万多名医务人员接连集结,在数十家医院里与新冠肺炎日夜对垒。

从3月20日开端,武汉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逐步会集收治在几家定点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随之调整了医疗救治专家组的作业战略。在武汉,8位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别离进驻7家重症定点医院,与各医疗队一同,正在向终究的“重症堡垒”主张攻坚。

紧紧盯住每一名危重患者

3月26日上午不到8点,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隶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驾车赶到了担任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他一早赶来,便是要参加ICU病区的早接班。“这儿的患者就托付咱们了,我还得去其他病区看看。”脱离ICU,脚步仓促的邱海波,不管走到哪里,手里都攥着一张纸,这张纸上手抄了19个姓名。

“患者的胃肠功能怎样样?血红蛋白掉这么低考虑什么原因?”在15楼的一间作业室,恳求会诊的医师在HIS体系里找到了一名患者的病历材料,邱海波不停地向医疗队医师问询状况,这个患者的姓名就在他手里的名单上。这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各医疗队最新上报的危重患者名单,邱海波说,他要把这些患者的状况都理一遍。“一天怎样都看不完,两天吧。”邱海波看着名单喃喃自语。

在清洁区看完几名患者的病历材料,邱海波穿好防护服,预备进阻隔病区看患者。“老人家,用脚蹬我的手,用力蹬。”“身体答应就多下床活动,要为出院做预备了。”在一般病房,邱海波找到几个名单上的患者,其间几人根本状况尚好。评价肌力、检查病况,邱海波鼓舞他们活跃进行康复训练。

邱海波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ICU病房为一名危重患者调整呼吸机设置。潘松刚摄

进入ICU病房,邱海波一下就掉进了自己的专业里。到每一个患者床前检查病况;辅导医疗队调整呼吸机设置;与病房医师一同为患者翻身,调整机械通气体位。比及他从阻隔病区出来,已是下午1点多。

现在,武汉市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仍有约300人,首要会集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

在各定点医院,重症、危重症患者根本已在院医治几十天,其间大多数患者的核酸检测已呈现转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副院长郜勇说,依然收治在院的200多名患者中,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缺乏10人,但由于大多是根底疾病杂乱的晚年患者,并且历经长期的病况拖延,一时难以治好出院。

雷神山医院是现在在院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3月23日,雷神山医院A区ICU一病房,14张病床依然收满了患者,一台台仪器设备继续不断地滴滴作响。中山大学隶属榜首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赵蓓蕾两位专家组成员被安排在这儿“驻扎”,接连数日逐个巡查重症、危重症患者。

3月27日的一场风雨,让武汉的最高气温从20多度降到了9度。专家组成员、北京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现已在金银潭医院接连作业了62天。巡查完南6楼ICU病区的危重患者,她榜首次有时间站在病区走廊的窗前,打量院区里美丽的风光。在8位专家中,姜利是仅有的女人。这天一早,在送行并肩作战几十天的“战友”撤离时,她忍住没有落泪。

揪出“缄默沉静型低氧血症”

邱海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北京向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3位专家组成员在1月19日前后抵达武汉,更多的医疗救治组专家大约在一周后接连驰援,所有人都已在武汉奋战了两三个月。回忆这场与生疏疾病的遭遇战,专家们有颇多慨叹。

“我天天进红区,你仍是离我远一点好。”3月24日,是赵蓓蕾来到武汉的第60天。当晚在驻地酒店承受媒体采访时,他一直要求与记者坚持两米的间隔。

除夕夜,庚子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赵蓓蕾的电话也响了。他接到紧迫告诉,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抽调专家立刻启航赶赴武汉。1月26日一早,G1545次高铁的一节车厢里只要5名旅客。列车驶出正在飘雪的大别山,武汉到站的仅有旅客便是赵蓓蕾。

赵蓓蕾到武汉的榜首站是金银潭医院,他与先期抵达的邱海波、童朝晖、杜斌3位专家,走进了现已收满危重患者的3个ICU病区。医院氧压不行,呼吸设备滴滴报警;大功率仪器设备密布运用,供电线路屡次跳闸。新冠肺炎这种新发流行症,每天都会从金银潭医院夺走五六个人的生命。虽然赵蓓蕾已有心理预备,但武汉的疫情仍是超出了他的预估。

邱海波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参加医疗队早接班。潘松刚摄

此前,邱海波与先期抵达的几位专家,现已在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ICU病房里“泡”了好几天。他们逐步发现了新冠肺炎的奇怪之处,“缄默沉静型低氧血症”很快成为一个新的医学名词。

“呈现低氧血症前,患者往往会在10天左右的病程内仅体现出相对较轻的症状。即便呈现低氧血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体现也并不显着,血氧饱和度低至80%,许多人还能在病床上耍弄手机,没有呼吸困顿等症状。”邱海波说,新冠肺炎形成的低氧血症患者,只要不活动,就能在较低的血氧饱和度下坚持安静;可一旦下床活动,患者的血氧浓度就会断崖式跌落,忽然呈现昏厥乃至心跳骤停。

刚一插管心脏就停跳,为什么?这种在平常医疗实践中很少遇到的状况,一再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呈现。“这提示咱们气管插管的机遇太晚了。”邱海波说,“缄默沉静型低氧血症”利诱了咱们,在患者安静的表象下,长期缺氧现已形成了患者身体器官的严峻损害。

在定点医院巡查时,专家们发现,为了保持较好的氧合状况,部分患者正在承受高浓度氧疗。氧浓度到达60%以上,长期吸入,氧气就会变成“毒气”。虽然血氧饱和度在短时间内看起来不错,但会形成肺部安排的严峻损害,无异于饥不择食。这也愈加坚决了专家组尽早插管的医治战略。

以往的临床经历现已不适用于新冠肺炎,医治关口有必要前移。专家们达到一致:一旦鼻导管吸氧、高流量氧疗无法改进患者氧合状况,就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这一医治战略也在医治计划的更新中得到体现。

还有奇怪体现始料未及

疫情前期,武汉的病亡率居高不下。除了邱海波、童朝晖、杜斌、管向东等几位巡查辅导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更多专家组成员下沉到各定点医院,让他们深化一线参加和辅导患者救治。赵蓓蕾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就接到告诉,进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很快,赵蓓蕾发现了新冠肺炎的另一个奇怪之处。

1月28日,赵蓓蕾同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副主任胡波一同进了ICU病房,逐个检查了16名危重症患者。从病房出来,在彭志勇的作业室里,赵蓓蕾细心查阅了每一名患者的病历和印象材料。他惊奇地发现,近1/3的患者在病程一周左右呈现了显着的肺部机化,肺泡、终末气道内呈现结缔安排的疏松嵌塞,成为形成患者呼吸困顿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一般在肺损害后期常见的体现呈现在病程前期,让赵蓓蕾始料未及。

大多数机化性肺炎对皮质激素有较好的反响,患者小剂量运用激素能够很好地改进症状。新冠肺炎医治计划清晰,关于氧合目标进行性恶化、机体炎症反响过渡激活的患者,可酌情短期内(3日~5日)小剂量运用激素,主张剂量不超越相当于甲泼尼龙1毫克~2毫克/千克/天。

“呈现高热、呼吸短促就上激素,呈现‘白肺’不问缘由就上激素,我坚决对立。”赵蓓蕾以为,关于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而言,医治计划里的激素慎重运用原则是正确的。但他看到的这些患者,在小剂量运用激素后很难改进症状。这种从来就没遇到过的状况,让赵蓓蕾堕入了困惑。

2月14日,在抗疫一线感染的丁莉(化名)医师呈现呼吸困顿,住进了中南医院ICU。查房时,赵蓓蕾举着CT片打量,典型的机化性肺炎体现让他忍不住再次嘀咕。不到1个小时,丁莉的呼吸困顿忽然加剧,在无创呼吸机吸入纯氧的状况下,血氧饱和度也只能保持在83%。

武汉雷神山医院ICU病房,管向东(中)、赵蓓蕾(左),正在调查一名危重患者病况。潘松刚摄

医院紧迫调来了ECMO,先后请来了童朝晖、杜斌、管向东等多位专家会诊。“气管插管,甲泼尼龙240毫克,给我24个小时试一下,ECMO随时备着。”赵蓓蕾坚持给出了自己的医治主张,这么大的激素量,有人牵强赞同,也有人对立。终究,医院赞同了这个医治计划,赵蓓蕾心里着实顶着巨大的压力。

第二天,武汉阅历了一次极点气候,风雪交加。赵蓓蕾穿好防护服,急迫地进入阻隔病区。丁莉的病况大有改观,给氧浓度降到了35%,呼吸力学目标显着改进,生命体征平稳,赵蓓蕾松了一口气。逐步削减肌松和冷静,3天后拔管,尔后逐步削减激素用量直至停药,终究丁莉治好出院。

“医治计划有必要有循证依据作为根底,盲目运用激素十分风险,医治计划维护了绝大多数患者。”赵蓓蕾说,正确运用激素,条件是要会看片子,“心里要有杆秤”,这需求长期的经历堆集。

大巡查推进标准医治落地

在武汉最困难的时期,所有人想的都是怎么打败疫情。在中南医院ICU的医师作业室里,正午歇息时,咱们默默地垂头吃盒饭,根本上没有人议论日子。赵蓓蕾说,直到进入2月中旬,疫情渐渐调头下行,咱们脸上才有了笑脸。

2月20日,湖北、武汉的现有确诊患者数字总算呈现下行拐点,累计治好患者稳步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当天,在武汉会议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驻武汉作业组举行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巡查专家会,布置针对数十家定点医院的大巡查。

邱海波说,在各定点医院,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团队来自不同医院的不同学科。“咱们并不是一支完好的重症团队,这是医疗救治面临的一个实际困难。”在这样的状况下,专家组巡查和推进标准救治的含义特别的重要,“期望将总结的经历教训赶快传递给更多的医师”。

会后,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与武汉当地及医疗队专家组成12个作业组,被别离派往3家~4家定点医院做巡查。赵蓓蕾与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朱佳,武汉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涛编为第三组,承当起了武汉市第四医院、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太康医院的巡查使命。

姜利在金银潭医院ICU病区医师作业室评论患者病况。潘松刚摄

2月21日清晨飘起了小雨,坐在许涛的车里,虽然窗外依然是空空荡荡的大街,但赵蓓蕾榜首次觉得心境稍稍舒缓了些。这一天,从24楼往下逐层巡查至7楼,专家组逐个检查了武汉市第四医院的127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宣讲关口前移、标准医治的要求,帮忙调整患者的救治计划和无创通气设置。

医治关口前移,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有许多的患者需求气管插管。面临这种风险操作,防护配备的缺乏凸显出来。在各家医院巡查时,短少正压防护头套、短少插管操作的医务人员,成为各医疗队提出的实际问题。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各种方法筹措正压头套,各定点医院也纷繁成立了插管小分队。

“同学们,武汉各收治医院急需气管插管防护头套,不管是一般的仍是正压式的都能够。假如有人能够征集到,请把我推给他们私聊。托付了!”2月9日,管向东在自己的大学同学群里“喊了一喉咙”,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喉咙接连征集到了50多套正压防护头套。管向东将这些防护配备按需分发给了各定点医院。

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动患者的血流和重力效应,关于促进患者肺复张、改进氧合具有重要含义。专家们发现,在新冠肺炎患者中,不少人的气管等大气道内并没有太多痰液,俯卧位通气能够使小气道内的分泌物及痰液聚集到大气道,及时排出体外,改进呼吸力学条件。气管插管后的危重症患者,尽早采纳俯卧位通气,能够显着改进氧合状况,这也是专家组在巡查时竭力推行的医治操作。

每到一家医院,专家们都要走进病房、抵近患者,检查病况、辅导操作,一轮一轮地催促咱们改动固有知道,推进标准医治的落地。十几天,3轮巡查,武汉的患者救治压力逐日下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稳步提高,患者收治逐步会集到了10家重症患者定点医院。

“讲清及早插管的道理,供给防护配备的保证,插管率就上来了,再加上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等各项医治操作标准到位了,病亡率也就相应地下来了。”管向东说。

完成了3轮大巡查,赵蓓蕾在3月1日回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您最近去哪里了?”“今后不走了吧?”咱们格外牵挂这位密切“战友”。两周今后,中南医院转出终究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开端为康复日常医治做预备,赵蓓蕾转战雷神山医院。

向全球同路共享经历

为全力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国内各大医院纷繁将ECMO(人工肺)随医疗队带至武汉。这种顶级医疗设备开端广为人知,乃至一度被称为解救新冠肺炎患者生命的“终极兵器”。

事实上,ECMO是一种用于帮忙重症心肺衰竭患者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的急救设备。其原理是将血液从静脉中抽出,流经人工肺,氧合血红蛋白并铲除二氧化碳,再将通过气体沟通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

“假如将ECMO作为‘终极兵器’,就很难把它用好。”邱海波说,ECMO最大的含义是让人的本身器官得到歇息,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与此前甲流形成的重症心肌炎患者比较,新冠肺炎患者上ECMO的抢救成功率并不高。

在专家们看来,上ECMO仅仅医治过程中的一个过程,不该过火夸张其在新冠肺炎患者医治过程中的价值。“在进行抗病毒医治的根底上,要考虑氧疗和呼吸支撑是否及时、标准;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支撑无效时是否及时上了有创通气,有创通气的肺维护是否标准。假如患者的自主呼吸很强、潮气量很大、压力很高,上ECMO是没有含义的。”邱海波说,在标准的有创呼吸支撑和俯卧位通气继续24小时难以收效时,才应考虑运用ECMO。

5.09%,是武汉3月29日的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现在,疫情已在全球暴虐,许多国家的病亡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通过全国上下齐心尽力,武汉的患者救治现已到了终究的冲刺阶段,危重症患者在快速削减,其间大部分转成了轻症患者。一段时间以来,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向我国寻求患者救治方面的经历。

病毒没有国界,医学相同没有国界。2月底,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呈现爆发趋势,邱海波等专家组成员屡次与意大利同路视频连线,共享医治新冠肺炎的我国经历。曩昔的一个月里,专家们已先后赞同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伊拉克、黎巴嫩等多个国家的医师们做过沟通。武汉这个从前的疫情“震中”,正在毫无保留地向全球共享经历、供给帮忙。

但专家们坦言,即便到现在,医学界对新冠肺炎的知道也仅仅停留在外表。姜利在全力做好患者救治作业之余,一直在重视新冠肺炎病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她心里的许多疑问还没有正真取得回答。“新冠肺炎的病理体现特别杂乱,常常能看到肺部小气道被一个个小凸起填满,呈现相似肿瘤的病变。”赵蓓蕾说,这种现象他在曾经从来就没见过。“咱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水面,还不知道河槽是什么姿态。”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刘志勇

修改/刘硕

我就知道你“在看”

今日排行